性伴侣

更新时间:2024-03-22 10:55

概述

定义

性伴侣(Sexual partner)指的是一个人的性行为对象,彼此的关系不一定是情侣。性伴侣并无性别或是性倾向之分。一个人的性伴侣不一定只有一个,性伴侣的身份可能是情人、夫妻、性伙伴或是陌生人。由于对性行为的定义有所差异,不同个人对性伴侣的判断标准也并不相同。但性伴侣一词通常用于知情同意的性关系,而不是强迫性关系。

在一项针对加拿大大学生的调查中,约98.8%受访者倾向于将发生阴茎-阴道性交的人定义为性伴侣,只有较少人将发生互相自慰(34.1%)、舌吻(8.5%)、口-乳接触(26.4%)的人称为性伴侣。

性伴侣的选择

性伴侣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性观念,包括:发生性行为前是否必须有爱情、是否赞成婚前性行为、是否赞同一夜情、结婚前是否应该保持处男/女之身、是否容易被周围的性观念所影响等因素。

国内外很多地方的法律法规都对某些性行为进行了限制,例如乱伦、与未成年人的性行为、卖淫、强奸、同性性行为、婚前和婚外性行为。这些都对性伴侣的选择提出了要求。宗教信仰在有关性交或其他性行为的个人决定中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相关内容在国内外一些特定地区/宗教的律法和公序良俗中有时也有所体现,例如是否应该保持童贞。相同宗教中针对不同性别的观点和同一宗教不同宗派之间的看法也往往差异很大。

性教育对于引导性伴侣的选择也具有重要作用:基于课程的性教育方案有助于减少受教育者的性伴侣数量和风险行为次数,同时降低性传播感染的发生概率。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帕梅拉·里根(Pamela C.Regan)博士和埃伦·伯奇德(Ellen Berscheid)博士的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对于短期性伴侣和长期性伴侣的选择标准是不同的:在短期性伴侣的选择上,男性和女性都更倾向于身体上有吸引力的性伴侣。在婚姻配偶的选择上,与女性相比,男性更在乎伴侣的身体是否健康;与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不同,相比于男性,女性并没有表现出对社会或经济地位和受教育程度更多的偏爱。

现状

一项针对中国广西南宁市部分大学生的性行为现况调查显示,大学生只有一个性伴侣的比例占49.2%,2~5个性伴侣占21.5%,有五个性伴侣以上的比例占9.2%。大多数受访者在性交前采取避孕措施,以使用避孕套为主(占76.1%);被调查者普遍存在不安全的性行为;30.4%的被调查者承认一夜情性交中只偶尔使用避孕套,约30%受访学生存在多个性伴侣,这些情况可能增加未来的性传播感染风险。

研究显示,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同时拥有多个性伴侣。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数据,美国25~49岁之间有性经历的男女生里一生中异性伴侣的中位数:女性为4.1名,男性为6.4名,在该报告中,性伴侣定义为受访者与异性伴侣发生了阴道性交、口交或肛门性行为。2019~2020年,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中国计生协中国青年网络、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共同发起并实施了“全国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调查”。结果显示,在发生过性行为的大学生中,性伴侣数平均为3.14人。男生有过的性伴侣人数更多,平均比女生多约1.5人。男生性伴侣平均数为3.78人,女生平均为2.3人。

来自固定性伴侣的暴力及应对

家庭暴力分类

根据有关国际公约、国外相关法律以及被普遍认可的学界理论研究成果,家庭暴力包括身体暴力、性暴力、精神暴力和经济控制四种类型,这些暴力可能来源于原生家庭、亲密关系或异性伴侣。

身体暴力:加害人通过殴打或捆绑受害人(包括对身体各部位的各种攻击,如殴打、推搡、打耳光、抓头发、脚踢、用凶器攻击等),使受害人产生恐惧的行为。

性暴力:加害人强迫受害人以其感到屈辱、恐惧、抵触的方式接受性行为,或残害受害人生殖器官等性侵犯行为;包括攻击受害者胸部、阴部,强迫发生性交行为或其他性接触等。

精神暴力:加害人对受害人使用侮辱、谩骂、威胁、恫吓、贬损、指责,或不予理睬、不给治病、不肯离婚、干扰睡眠或饮食;限制受害者工作、行动,或与外界联系;利用孩子,如让受害者觉得对不起孩子、不让或扬言不让受害者接触孩子等手段,对受害人进行精神折磨,使受害人产生屈辱、恐惧、无价值感等的作为或不作为行为。

经济控制:加害人通过对双方共同财产和收支状况的严格控制(包括对受害人事实剥夺、减少或妨碍其财产、收入和其他经济来源;恶意损毁其财产,如拿走或控制其金钱,让其无法支配自己的财产、没有独立的收入、得要钱才能维持家庭生活),摧毁受害人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以达到控制受害人的目的。

家庭暴力现状

对女性而言,亲密伙伴暴力(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IPV)很常见。据估计,全球30%的女性报告曾遭受丈夫、亲密伴侣或前伴侣的身体或性暴力。亲密关系暴力包括生殖胁迫和性胁迫。生殖胁迫包括妨碍避孕或怀孕的行为,性胁迫是指强迫他人发生性行为的行为。这些暴力可能对女性的生殖健康和身体健康产生深远影响。

男性也会遭受家庭暴力。吼叫、尖叫和咒骂等形式的口头虐待很常见,这种侮辱、贬低和恐吓的方式可能对伴侣造成伤害。研究表明,在家庭冲突中,女性更有可能采用扔东西、拍打、踢、咬和用拳头或者物体打人的暴力形式,也可能选择在伴侣睡着或因吸毒或饮酒而无反抗能力的情况下攻击伴侣。有些女性会使用性作为惩罚或操纵手段,要求对方与自己发生性行为,然后在对方无法履行性行为时嘲笑伴侣。

与异性恋者相比,性少数(即具有异性恋以外的性倾向身份)和性别少数(即与出生时的性别不同的性别身份,例如跨性别者和非二元性别者)的大学生遭受性暴力的风险大于其他同龄人。有关性侵害的研究表明,顺性别男性报告受到性侵害水平最低,其次是顺性别女性,而跨性别或非异性恋女性受到性暴力的概率是顺性别女性的两倍至三倍。类似地,与异性恋学生相比,同性恋、双性恋学生或不确定其性别认同的个人报告受到性侵害水平更高。

2009年中国女同性恋和双性恋者家庭暴力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在调查的419份个案中,曾经遭受到家庭暴力的女同性恋者/双性恋者的比例为68.97%;其中,来自原生家庭的暴力比例最高,为49.16%,其次是同性伴侣之间的暴力,为42.64%。从暴力类型上,精神暴力是该群体遭受的主要暴力,主要来自原生家庭。

亲密伴侣相关性暴力的预防和应对

父母在预防孩子遭受亲密伴侣相关性暴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父母应当了解科学的性教育知识,并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性教育,其中包括关心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告诉孩子如何保护自己等。强调安全的重要性,让孩子了解校园内可能发生的性暴力事件,如何分辨,如何应对。学校应该和家庭联手进行公开化、科学化的性教育,开设性教育课程,创建健康的校园文化。

现实生活中的校园性暴力大部分是被隐藏起来的,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所以家庭、社区需要发挥积极的监督作用,校园中的性暴力需要更完善的法律法规来加以监督与制止。

应当建立健全对于施暴者和受暴者的辅导或救助机制,目前普遍的看法可能只有受暴者是受害者,需要救助,但其实施暴者同样是父权文化的受害者,他们也需要得到应有的帮助。另外要加强媒体对防范校园性暴力的宣传工作,编写性教育读本和防范校园性暴力的知识读本或宣传手册,广泛发放并大力宣传。提升每个人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让社区能够了解校园性暴力的现状、危害和相关法律知识。鼓励和培养大家积极参与社会监督的意识。受害者如何求救,向谁求救,他人发现如何举报,怎样举报,通过什么样的程序可以给予性暴力事件的受害者精神安慰和后续服务等问题,都需要全面的法律保护体系和运行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应对性暴力

校园性暴力

应对策略指的是当校园性暴力事件被公开后,当事人、家庭成员、学校、警察、社会服务机构等所要采取的一系列的危机干预措施。个人如果认为自己遭受到了校园性暴力,必须采取一定措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教育和宣传,受暴者更有可能摆脱“羞耻感”而勇敢地告知父母或他人,传统文化下的性暴力事件,在家庭层面可能是“家丑不可外扬”的,家人多采取非理性的处理方式,极少数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家人必须积极行动,保护受害者不要遭受“二次伤害”,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理性的面对校园性暴力事件。警方如果介入,需避免造成“二次伤害”。香港警方办理未成年人受侵害案件则主张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遵循“一次会谈”原则和保密原则,即为了避免被害人因多次反复地回忆和描述遭受性侵害过程而加深精神痛苦。

亲密伴侣的暴力

遭受伴侣性暴力的女性可以寻求专业医疗保健提供者的帮助,他们在服务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则保障求助者的隐私。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Organization,WHO)出台了对亲密伙伴暴力进行例行询问之前必须制定的四个最低要求:

1. 关于标准亲密伙伴暴力响应程序的协议;

2. 员工如何提问的培训以及适当的最低反应准则;

3. 私秘环境,并确保回应的机密性;

4. 推荐适当的支持服务的系统。

中国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文件

在中国,根据性伴侣的角色不同,所适用的法律规定也不相同。狭义的夫妻关系由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进行具体规定。

从法律概念上看,许多性伴侣适用于“非婚同居”的概念。根据中国现行法律,广义的非婚同居制度将婚外同居分为了违法的婚外同居和不违法婚外同居。违法的婚外同居主要包括违反一夫一妻制的行为和其他违反法律的同居行为。违反一夫一妻制,是同居关系中的一方或双方与第三方存在合法婚姻关系。国外直接称为polygamy(多配偶)。中国法律称为“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若是以夫妻名义,则构成事实上的重婚;若不以夫妻名义,则是被人们俗称为“包二奶”、“包二爷”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这种同居行为伤害夫妻感情,影响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严重破坏一夫一妻制,法律不予保护。这种违法的婚外同居,除了构成离婚的法定理由以及离婚损害赔偿的法定事由之外,还可能会触犯刑法而导致刑事制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258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259条规定,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者结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其他违法的婚外同居行为有:故意与未满十四周岁的少女及精神病患者(含痴呆者)同居,“以强奸论,从重处罚”违反对方意愿采取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手段迫使对方违反意愿与其同居的强迫同居行为,可能触犯刑法第236条强奸罪或第238条非法拘禁罪。

对于不违反一夫一妻制和其他强制性法律规范的婚外同居关系,中国现行法律采取“不制裁、不保护、不干预”的态度。而事实上,各种形态的不违法的婚外同居关系日益普遍和盛行,由此产生的社会关系已无法回避。按照中国现行法律,非婚同居期间所生子女由于其父母没有合法婚姻关系而被称为“非婚生子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0)明确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父母的非婚同居关系,并不影响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

中国目前没有针对同性伴侣这个群体的专门立法,因此对同性伴侣权益保护现状的描述,是基于中国现行针对一般民事主体的法律进行的。除开对同性伴侣关系认定存在缺失之外,中国同性伴侣权益保护现状还体现为财产权利的缺失由于同性伴侣不属于婚姻法的适用群体,也就导致同性伴侣共同生活期间的财产问题不能按婚姻法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各部委相关教育类文件

正确处理与性伴侣的关系,发展健康安全和负责任的性关系是人们享受美好生活的重要因素。性关系与人的生殖健康、身体发育、社会性发展等多方面成长相关,也与预防和应对性侵害、提高自我防范意识等内容相关,应包含在有关“身体发育”“法制教育”“公共安全”等教育内容中。中国各部委发布的相关教育类文件中,多有关于认识身体、身体保健和树立自我保护意识相关的教学目标要求,具体内容如下: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小学4~6年级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初中年级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高中年级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

小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

初中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

普通高中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

《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水平一(小学1~2年级)

水平二(小学3~4年级)

水平三(小学5~6年级)

水平四(初中阶段)

水平五(高中阶段)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水平三(5~6年级)

身体健康

水平四(7~9年级)

身体健康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南》(2012)

小学阶段

中学阶段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心理健康

《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性与生殖健康

安全应急与避险

《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

七、掌握正确的生殖与性健康知识,避免过早发生性行为,预防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

相关国际文件

有许多国际文件倡导更为平等、和谐、健康的性伴侣间关系。《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宣言》(Declaration onthe Elimination of Violence against Women)(1993)列举了对妇女暴力行为的范围,要求各国政府承担义务,谴责对妇女的暴力行为,维护妇女的人权和基本自由。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关于婚姻自愿、结婚最低年龄和结婚登记公约》(Conventions onConsent to Marriage, Minimum Age for Marriage and Registration of Marriage)(1962)要求契约国对婚姻自由与最低法定婚龄进行相关规定,保证婚姻自由和禁止童婚。这些文件都保证了性伴侣的基本权益,避免双方受到暴力与胁迫。

《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宣言》(1993)

第1条

为本《宣言》的目的,“对妇女的暴力行为”一词系指对妇女造成或可能造成身心方面或性方面的伤害或痛苦的任何基于性别的暴力行为,包括威胁进行这类行为、强迫或任意剥夺自由,而不论其发生在公共生活还是私人生活中。

第4条

各国应谴责对妇女的暴力行为,不应以任何习俗、传统或宗教考虑为由逃避其对消除这种暴力行为的义务。各国应以一切适当手段尽快采取政策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为此目的:

......

(j)应采取各种适当措施,特别是教育方面的措施,以改变有关男女行为的社会和文化模式,消除基于男尊女卑或女尊男卑思想和基于男女角色的陈规定型观念的偏见、风俗和其他各种习俗;

(l)应采取措施,消除对特别易受到暴力伤害的妇女施加暴力的现象。

《婚姻自愿、结婚最低年龄和结婚登记公约》

原则一

(甲)婚姻非经当事人双方完全自由同意,不得依法缔结,此项同意应由当事人依法律规定,经适当之通告后,在主管婚姻之当局及证人前,亲自表示之。

原则二

会员国应采取立法行动,明定结婚之最低年龄,无论如何不得少于十五岁;凡未满此年龄者不得依法结婚,但如有重大理由,为顾全男女双方之利益而经主管当局特许免除年龄限制者,不在此限。

相关研究

性伴侣数量与疾病的关系

每增加一个新的性伴侣,一个人发生性传播感染的风险就会增加,因为新的性伴侣会在一段性关系中引入潜在的感染源。此外,个人可能不太了解新伴侣的性经历和健康状况。由于青少年与新的性伴侣的关系往往是短期的,这可能会为青少年的生殖健康带来很大风险。获得新的性伴侣可能是导致青少年性传播疾病高风险的关键因素之一。

预防性传播感染的方法

美国联邦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说明,避免性传播感染最可靠的方法是避免口交、阴道性交和肛交,或者与未被感染的伴侣保持长期的、彼此忠诚的一夫一妻关系。对于那些正在接受非艾滋病性传播疾病治疗的人(或其伴侣正在接受治疗的人)来说,在完成整个疗程之前,鼓励禁欲是至关重要的。

此外暴露前接种疫苗是预防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和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传播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使用避孕套、宫颈膜、男性包皮环切术等方式,也可以在不同程度上预防性传播感染。

性伴侣与亚文化

在寻求性伴侣的过程中,催生出了多种亚文化。有广泛地出现不同性别、性向中的,有的仅存在于特定的群体中。文化会涌现,也会随着时间消失。

约炮文化

概念

“约炮”或“勾搭”(hook-up)指的是不处于一段严肃浪漫关系的人们之间发生的简短的(brief)、不给任何承诺的(uncommitted)性相遇(sexual encounter)。双方会发生亲密的、带有性意味的身体接触,但未必发生插入式的性交行为,也对关系的发展不抱期许。双方通常为随意性伴侣(casual sexualpartners),建立的关系是随意、没有承诺的性关系。

现状

在美国大学校园中,有60%~80%的大学生曾经参与过约炮36。2007年一项针对美国400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在他们最近一次约炮过程中,31%的受访者曾经有亲密的触碰,但并没有生殖器官的接触;16%有过手-生殖器官接触;15%有过口-生殖器官接触;38%有过性交。在寻找约炮对象的数量方面,平均数是7人,中位数是5人。2010年,美国宾汉姆顿大学生物科学与人类学系、进化研究所博士克里斯·瑞博(Chris Reiber)与贾斯汀·R·加西亚(Justin R.Garcia)的统计表明,81%的美国本科生都曾尝试过某种形式的约炮:58%有过腰部以上的性抚摸,36%为对方实施过口交,35%接受过对方的口交,34%进行了性交。在更年轻的群体中,约炮行为也相当流行。一项综合了7年级、9年级和11年级美国青少年群体的研究发现,32%的受访者有过性经验;在有性经验的群体中,61%报告了曾经在恋爱关系之外有过性经历(sexualencounter)。

2019~2020年,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中国计生协中国青年网络、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共同发起并实施的“全国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调查”显示,在全体受访大学生中,8.39%的大学生尝试过和网友“约炮”,但只有4.49%的大学生实际发生过网约性行为,男生有过约炮意愿和实际发生的比例都明显高于女生。

约炮文化与性别

在约炮文化与约炮行为中,体现出三个性别方面的不同。

其一,在约炮过程中,男性更多是交往的发起方,特别是性行为的发起方。

其二,相比女性,男性在约炮行为中更频繁地体验到高潮,并且男性的性愉悦被置于更优先的位置。一些男性还会将没有在性活动中给自己带来高潮体验的女性称为“冷感者”(frigid)或“玩弄者”(a teaser)。

其三,约炮行为存在性别上的双重标准。男性会因为勾搭到更多的性伴侣而产生社会地位上的提升。女性却会因为结交多个性伴侣,而产生社会地位和声誉上的下降。

因此,父权文化仍然交织在约炮文化中,使得不同性别在约炮中的体验、后果各不相同。

手帕准则

手帕准则(hankie code或handkerchief code),又称为香蕉准则(banana code),是北美男性同性恋用来向其他同类传达性趣、寻找性伴侣的符号文化。

男同性恋者们将彩色的手帕或者香蕉放到裤子背面的口袋中,用其颜色和放置的位置来告诉同类自己的性趣。例如,如果手帕放在左后口袋,即暗示自己是主动方(active,或top);如果是在右后口袋,则暗示自己是被插入的一方(passive,或bottom)。手帕的颜色则表示性的类型。例如,如果一个人在左后口袋放着一条淡蓝色的手帕,暗示他希望找个人给自己口交;如果在右后口袋放着一条深蓝色的手帕,则暗示了他希望他人对自己肛交等。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手帕准则在美国大城市的男性同性恋社群中很流行。这种流行是出于一种谨慎和隐蔽的需要,因为在当时,同性恋者仍然被视为非规范的(non-normative),可能面临牢狱之灾。因此,男同性恋者们用手帕隐蔽地传递着性偏好,寻找潜在的性伴侣。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和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发现,同性恋群体与同性性行为遭遇了敌视和攻击,手帕准则变得不那么流行了。而在二十一世纪,手帕用来寻找性伴侣的功能消失了,回归了原本作为装饰品或清洁用品的功能。

全面性教育中的相关教学内容

学习目标

如何作出与性伴侣有关的正确决策是全面性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每个人都有决定发展亲密关系或性关系的时间、对象和方式的权利;每个人都应当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并尊重他人的选择。在联合国《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中,相关的学习目标主要出现在核心概念1“关系”下的第2个主题“友谊、爱及恋爱关系”;核心概念3“理解社会性别”下的第3个主题“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核心概念7“性与性行为”下的第2个主题“性行为与性反应”;核心概念8“性与生殖健康”下的第3个主题“理解、认识与减少包括艾滋病病毒在内的性传播感染风险”等,内容贯穿5~8岁、9~12岁、12~15岁和15~18岁以上四个年龄段,具体学习目标如下:

核心概念1:关系

主题2:友谊、爱及恋爱关系

学习目标(12~15岁)

要点:不平等地位和权力的差异(由于社会性别、年龄、经济、社交或健康状况等原因)会严重影响恋爱关系

学习者将能够:

► 分析不平等地位和权力的差异如何对恋爱关系产生消极影响(知识);

► 回忆社会性别规范和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如何影响恋爱关系(知识);

► 认识到关系中的不平等和权力的差异可能是有害的(态度);

► 对人际关系中的不平等和权力不平衡提出质疑(技能)。

学习目标(15~18岁及以上)

要点:人与人之间存在健康与不健康的性关系

学习者将能够:

► 比较健康与不健康的性关系所具有的特征(知识);

► 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存在健康与不健康的性关系(态度);

► 展示避免不健康的性关系可采用的方法(技能);

► 辨别可信赖的成年人,并展现当处于不健康的性关系中时如何向其求助(技能)。

要点: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喜欢和爱

学习者将能够:

► 描述在健康的性关系中表达喜爱的一系列方法(知识);

► 认识到性行为并不是表达爱的必要方式(态度);

► 运用合适的方式表达喜欢和爱(技能)。

核心概念3:理解社会性别

主题3: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

学习目标(12~15岁)

要点:任何形式的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都是对人权的侵犯,无论施暴者是成年人、青少年还是权威人士

学习者将能够:

► 了解性虐待和社会性别暴力,包括来自性伴侣的暴力和强奸都是源于权力和支配的犯罪,并非由于性欲控制能力低下(知识);

► 为发现和减少社会性别暴力制定具体策略(知识);

► 认识到暴力行为的旁观者和目击者可以采取安全措施干预暴力行为,并且也可能受到暴力的影响(知识);

► 认识到社会性别暴力永远是错误的,且施暴者可以是成年人、当权者或青少年(态度);

► 展示如何与预防社会性别暴力和提供社会性别暴力受害者支持的可信赖的成年人和服务机构取得联系(技能)。

学习目标(15~18岁以上)

要点:亲密伴侣之间的暴力是有害的,如遇到这种暴力可以寻求相应的帮助

学习者将能够:

► 认识到亲密伴侣之间的暴力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形式(例如在心理层面、身体层面、性层面)(知识);

► 认识到亲密伴侣之间的暴力是错误的,并且可以摆脱这种虐待关系(态度);

► 展示在自己经历此类暴力时如何向一个值得信赖的成年人寻求支持(技能)。

核心概念7:性与性行为

主题2:性行为与性反应

学习目标(9~12岁)

要点:在性行为上做出明智决策很重要,包括决定是否推迟性行为

学习者将能够:

► 对推迟性行为和开始性活动的利弊做出比较或对比(知识);

► 理解禁欲是指选择不与他人发生性关系,或自行决定什么时候与谁发生性关系;禁欲是避免怀孕和包括艾滋病病毒感染在内的性传播感染的最安全的方式(知识);

► 反思个人在性和人际关系问题上的决策会如何影响自己对未来的规划(态度)。

学习目标(12~15岁)

要点:对自己的性行为做出明智的决策很重要

学习者将能够:

► 认识到明智的性决策(例如有足够的知识和自信来决定是否、何时、以及与何人发生性行为)会影响个人的健康和福祉(态度);

► 认识到是否要开始性活动是个人的决定,这个决定会随时间而变化,同时该决定在任何时候都应受到尊重(态度);

► 对自己的性行为做出负责任的决策(技能)。

要点:可以通过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危害健康和福祉的性行为

学习者将能够:

► 解释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减少性行为带来的风险,实现人生规划(知识);

► 解释安全套和其他避孕措施可以降低性行为带来的风险(如艾滋病病毒感染、性传播感染或非意愿怀孕)(知识);

► 明白非插入式性行为不会导致非意愿怀孕,而且能够降低包括艾滋病病毒在内的性传播感染的风险,同时也能带来性愉悦(知识);

► 认识到人们可以选择减少性行为带来的风险并实现人生规划(态度);

► 做出明智的性行为决策(技能)。

学习目标(15~18岁以上)

要点:性行为能带来愉悦,同时伴随着与健康和福祉相关的责任

学习者将能够:

► 总结性愉悦和性责任的关键要素(知识);

► 知道很多人在一生当中会有性接触空白期(知识);

► 解释为什么良好的沟通有助于改善性关系(知识);

► 反思社会性别规范和刻板印象如何影响人们对于性愉悦的期待和体验(知识);

► 认识到了解身体的性反应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自己的身体,并确定身体各项机能是否良好,在必要的时候寻求帮助(知识);

► 认同作为性伴侣的双方均有责任避免非意愿怀孕,以及包括艾滋病病毒在内的性传播感染(态度);

► 就性的需求和底线进行沟通和交流(技能)。

核心概念8:性与生殖健康

主题3:理解、认识与减少包括艾滋病病毒在内的性传播感染风险

学习目标(9~12岁)

要点:有一些方法可以降低艾滋病病毒或其他性传播感染的风险

学习者将能够:

► 描述降低艾滋病病毒感染或传播风险的不同方法,包括病毒暴露之前(例如使用安全套,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男性自愿包皮环切手术,或采取艾滋病病毒暴露前预防并同时使用安全套)和之后(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采取艾滋病病毒暴露后预防)(知识);

► 描述正确使用安全套的步骤(知识);

► (在有供应的地方)描述在什么年龄以及在什么地点可以接种生殖器人类乳头瘤病毒疫苗(知识);

► 展示通过沟通、协商和拒绝等技能来抵御违背个人意愿的性压力,或果断表达采取安全性行为的意图,包括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或其他避孕措施(技能)。

学习目标(12~15岁)

要点:各种性传播感染,如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感染(淋病)、苍白螺旋体感染(梅毒)、艾滋病病毒和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尖锐湿疣)等,都是可以被预防的,治疗或控制的

学习者将能够:

► 描述发生包括艾滋病病毒在内的性传播感染的不同途径(如通过性接触传播;在怀孕、生产或哺乳时传播;通过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传播;共用注射器、针头或其他锋利器具而传播等)(知识);

► 描述不发生性交是预防艾滋病病毒和其他性传播感染的最有效手段(知识);

► 解释如果一个人处于性活跃期,也有一些特定的方式可以降低艾滋病病毒或其他性传播感染的风险,其中包括: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插入式性交行为;实行“双方保持单一配偶”;减少性伴侣的数量;避免同时拥有多名性伴侣;接受性传播感染的检测和治疗(知识);

► 解释在某些艾滋病病毒和其他性传播感染发生率很高的环境下,年龄差距很大的个体之间的亲密关系或代际亲密关系会增加感染艾滋病病毒和其他性传播感染的风险(知识);

► 展示如何协商安全的性行为和拒绝不安全性行为(技能);

► 展示正确使用安全套的步骤(技能)。

学习目标(15~18岁以上)

要点:沟通、协商和拒绝技巧可以帮助年轻人抵御违背个人意愿的性压力,或强化其采取安全性行为的意图(比如坚持使用安全套或其他避孕措施)

学习者将能够:

► 回忆一个人的协商技巧会受到社会规范、权力不平等、关于自我决策权的个人信念和信心的影响(知识);

► 使用有效的沟通、协商和拒绝技巧以抵御违背个人意愿的性压力、采取更加安全的性行为策略(技能)。

要点:对进入性活跃期的人,采用何种策略降低感染风险会受多方面影响,包括个人的自我效能、感知到的风险水平、社会性别角色、文化和同伴规范的影响

学习者将能够:

► 对可能影响处在性活跃期的人做出降低自身感染风险的决定的所有因素进行批判性分析(知识);

► 认识到对一些群体的社会排斥和歧视会增加其感染艾滋病病毒和其他性传播感染的风险(态度);

► 制定和执行提升个人健康与福祉的计划(技能);

► 展示获取安全套的不同方法(技能)。

青少年与性伴侣有关的常见疑问

作为一名青少年学生,我可以有性伴侣吗?

年轻人的性行为表达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选择推迟或发生性行为都是正常的。在认真对待亲密关系,具备相关健康知识的基础上,学生的身份不妨碍青少年做出是否应该拥有性伴侣的决定。

不论是否是学生,每个人都有对决定发展亲密关系或性关系的时间、对象和方式的权利;每个人都应当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并尊重他人的选择。

以下是健康的性行为和良好的性伴侣关系所应该具备的要素:

1. 能够有效与家人和性伴侣沟通:可以向所信任家人(如父母)开展沟通并寻求建议;在发生性行为前,与可能的性伴侣充分沟通,了解并尊重对方的意愿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 准确掌握性健康知识,理解性行为的风险、责任和结果,能够采取行动降低性行为风险。了解有关性传播疾病的基本知识,充分认识与性行为、性伴侣相关的疾病风险,同时能够通过预防手段(如合理使用避孕套等)尽可能降低风险;对自己和伴侣负责,充分沟通双方的身体健康信息,如果没有生育计划应做好规范的避孕措施,了解安全套的正确使用方法并坚持使用安全套。

3. 有能力形成和维持健康的关系。应当正确审慎地选择性伴侣,与可能的伴侣维持相互尊重、友善互动的健康人际关系。

4. 了解全面的性与生殖健康服务的信息,包括遭受性虐待或性侵犯等问题时的应对措施,例如如何寻求社会心理支持、如何进行艾滋病病毒暴露后预防,以及如何获取涉及怀孕、性传播感染和艾滋病病毒等方面的服务。

全面性教育中如何进行相关内容的教育

小学如何进行相关教育

小学阶段,与性伴侣相关的性教育主要涉及人际关系、性决策、婚姻家庭等教育内容。

中学如何进行相关教育

初中阶段,在“关系”单元,学生将学习有关婚姻关系与浪漫关系的相关知识,了解如何构建健康、平等、尊重的亲密关系。在“身心健康技能”单元,会通过“良好沟通”“沟通技能的运用”“有效寻求帮助与支持”“性决策”“同伴影响”“媒介中的虚假形象”等主题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做出与性相关的理性决策,并了解同伴压力与媒介信息是如何影响自己看待问题的方式以及决策行为的。通过学习,学生将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学会尊重他人,维护自身的健康与福祉,也避免对性伴侣施加暴力。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