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地貌

更新时间:2023-12-01 22:02

海岸地貌 coastal landform 海岸在构造运动 、海水动力、生物作用和气候因素等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各种地貌的总称。

研究简史

19世纪以前,海岸地貌的研究处于地形描述和积累资料的初始阶段。1919年,D.W.约翰逊的《海岸过程和海岸线发育》,开辟了海岸地貌的专门研究。

20世纪40年代以来,海岸地貌研究进入动力机制研究阶段。苏联В。П.津科维奇的《海岸发育的基本理论》(1962),从动力学观点阐明海岸侵蚀堆积地貌的形成机制。英国C.A.M.金的《海滩与海岸》(1972),系统地记述了海岸地貌发育的动力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海岸地貌研究已从定性的描述向着定量的方向发展。

塑造因素

构造运动奠定了海岸地貌的基础,在这基础上波浪作用、潮汐作用、生物作用及气候因素等塑造出众多复杂的海岸形态。

波浪作用

传入近岸的波浪,因水深变浅而变形,水质点向岸运动的速度大于离岸运动的速度,形成近岸流。近岸流作用产生水体向岸输移和底部泥沙向岸净输移。在波浪斜向逼近海岸时,破波带内则产生平行于海岸的沿岸流动。这样,由向岸的水体输移和由此产生的离岸流、沿岸波浪流、潮流构成了近岸流系。此流系海水的流动所产生的泥沙强烈交换,形成一系列海岸堆积地貌。

为塑造海岸地貌最积极、最活跃的动力因素。近岸波浪具有巨大的能量,据理论计算,1米波高、8秒周期的波浪,每秒钟传递在绵延1公里海岸上的能量为8×106焦耳。在苏格兰东海岸曾记录到拍岸浪冲击在岩壁上的作用力,每平方厘米约为3千克以上。海浪冲击海岸,压缩岩石裂隙中的水和空气,海浪离开岩壁的瞬间,裂隙中水和空气又急剧硫胀,导致岩石粉碎,岩壁剥落。蚀落的岩屑在波浪卷带下,又撞击岩壁,磨蚀岸坡。海岸在海浪作用下不断地被侵蚀,发育着各种海蚀地貌。尤其具有较大波高和波陡的暴风浪,对海岸的破坏作用更为显著。被海浪侵蚀的碎屑物质由沿岸流携带,输入波能较弱的岸段堆积,又塑造多种堆积地貌。

潮汐作用

潮差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海浪和近岸流作用的范围。在由细颗粒组成的泥质海岸带,潮流是泥沙运移的主要营力。当潮流的实际含沙量低于其挟沙能力时,可对海底继续侵蚀;当实际含沙量超过挟沙能力时,部分泥沙便发生堆积。

生物作用

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因珊瑚和珊瑚礁的大量发育,构成珊瑚礁海岸;在红树林和盐沼植物广泛分布的海湾、河口的潮滩上,可形成红树林海岸。后者是平静、隐蔽的海岸环境,细颗粒物质易于堆积。在有些海岸上,生物的繁殖和新陈代谢,对海岸岩石有一定的分解和破坏作用。

气候因素

在不同的气候带,温度、降水、蒸发、风速等条件的不同,海岸风化作用的形式和强度各异,便形成不同的海岸形态,并使海岸地貌具有一定的地带性

类型

从海岸地貌的基本特征可分为两大类:海岸侵蚀地貌海岸堆积地貌

侵蚀地貌

岩石海岸在波浪、潮流等不断侵蚀下所形成的各种形态。主要有海蚀洞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柱等。这类地貌又因海岸物质的组成不同,被侵蚀的速度及地貌的发育程度也有差异。

堆积地貌

海岸带的沉积物在波浪、水流作用下,发生横向或者纵向运动,当沉积物运动受阻或波浪水流动力减弱时,即发生堆积,形成各种海积地貌。按堆积体形态与海岸的关系及其成因,可分为毗连地貌、自由地貌、封闭地貌、环绕地貌和隔岸地貌。按海岸物质的组成及其形态,可分为沙砾质海岸淤泥质海岸三角洲海岸生物海岸等地貌。

①沙砾质海岸地貌。发育于岬角、港湾相间的海岸,由被侵蚀的物质经沿岸流输送堆积而成。波浪正交海岸传入时,水质点作向岸和离岸运动,但两者的距离不等,导致泥沙向岸和离岸运动。这种横向的泥沙运动,形成近岸的泥沙堆积体,它们由松散的泥沙或砾石组成,构成了沙滩以及与岸线平行的沿岸沙堤水下沙坝等一系列堆积地貌。波浪斜向到达海岸时,沿岸流所产生的沿岸泥沙纵向输移,使海岸物质在波能较弱的岸段堆积,形成一端与岸相连、一端沿漂沙方向向海伸延的狭长堆积体,称为海岸沙嘴;若沙砾堆积体形成于岛屿与岛屿、岛屿与陆地之间的波影区内,使岛屿与陆地或岛屿与岛屿相连,称为连岛沙洲;在一些隐蔽的沙质海岸上,有与岸平行或有一定交角的沙脊和凹槽相间的地形,构成脊槽型海滩。

②淤泥质海岸地貌。在潮汐作用较强的河口附近和隐蔽的海湾内堆积而成,这类堆积体由0.002~0.06毫米的细颗粒物质组成。地貌形态较为单一,成为平缓宽浅的泥质潮间带海滩。与更新世冰水沉积作用有关而发育成的泥质海岸,岸外海滨有一列断续连接的岸外沙堤,它以北欧瓦登海最为典型。

三角洲海岸地貌。在河口由河流携带的泥沙堆积而成的向海伸突的泥沙堆积体。有呈鸟足状的,如密西西比河口三角洲;有呈尖嘴状的,如意大利台伯河口;有呈扇状的,如尼罗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等。(见三角洲)

④生物海岸地貌。为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特有的海岸地貌类型造礁珊瑚有孔虫石灰藻等生物残骸的堆积,构成了珊瑚礁海岸地貌,主要分为岸礁堡礁和环礁三种基本类型。岸礁与陆地边缘相连,并从陆地向海方向生长,如红海东非桑给巴尔的珊瑚礁。堡礁与岸线几乎平行,礁体与海岸之间由潟湖分隔,如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堡礁;环礁则环绕着一个礁湖呈椭圆形,中国南海西沙群岛大多为环礁。

在茂盛生长有耐盐的红树林植物群落的海岸,构成红树林海岸地貌。红树植物有特殊的根系、葱郁的树冠,能减弱水流的流速,削弱波浪的能量,构成了护岸防护林,并形成了利于细颗粒泥沙沉积的堆积环境,形成特殊的红树林海岸堆积地貌。

研究意义

世界海岸线长约44万公里,中国海岸线长达18000余公里,岛屿岸线为14000余公里。在漫长的海岸带蕴藏有极为丰富的矿产、生物、能源、土地等自然资源。自古以来,海岸带是人类活动的地区,这里遍布工业城市和海港,不仅是国防前哨,而且是海陆交通的枢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因此,从事海岸地貌的研究,掌握海岸的演变过程,预测海岸的变化趋势,对港口建设、围垦、养殖、旅游和海岸能源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典型海岸

野柳

中国最美的八大海岸第2名

这是一片极为奇异的海岸,由于波浪差异的侵蚀、岩石风化及海陆相对运动地质作用的影响而产生了台湾野柳这一举世罕见的海岸地貌景观,180个蕈状岩,屹立成群……

地质学家的研究,在600万年前、或是在2000万年前,由于地球造山运动的挤压,野柳的两侧出现了两道断层。原来的海底被挤压凸出地表,经过海水日夜的冲击,历经风吹雨打之后,破碎的断层带便凹入内陆形成海湾,中间突出的部分造就成野柳海岬。岸边则产生了单面山、海蚀崖、海蚀洞等地形,经由海水不断地冲刷、东北季风不停地吹拂,将原本沉寂海底的海中古生物的坚硬结核风化出来。当周围的软岩层被侵蚀之后,呈现不规则状的结核便露出地表。人们惊叹之余,依照石头的形状为之命名,遂有蜂窝岩豆腐岩、蕈状岩、风化窗、姜石等世所罕见的地理景观

之所以喜欢带朋友去野柳,是因为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野柳,都有一种独特的野性美,一种不会让任何人挑剔的美。而这里的奇岩怪石,都是历经千万年不断地接受海水及海风的洗礼,才被雕琢成这番绝色之姿。

千奇百怪的野柳是台湾北部一个突出海面的岬角,长约1700米,站在其东南方的骆驼石上眺望,岬角有如海龟蹒跚离岸,匍匐海面、翘首拱背欲游出海,因此又有野柳龟之称。

游览野柳,总会先到入口处的旅游中心观赏一段影片之后,再入园游览,尤其是初次造访的朋友,都会觉得有所收获。影片中详细说明了野柳形成的原因及风化成形的过程,这绝对是欣赏这片风景的最佳序曲。

观赏影片之后,回味着烛台石女王头仙女鞋的余韵,该上路去见证野柳石头的奇野了。首先来到与陆地相连的第一区,这是奇石最多样的地区,在这片海蚀平台上,因岩层的不同,所风化出来的石形也大不相同,靠近海岸的是形如老姜的姜石,隔着一条直敞敞的海蚀沟,内侧则是大片凹凹凸凸的风化窗,再向内延伸,则是形似蘑菇的蕈状岩。蕈状岩从稍微突出地表的诞生期开始,经过不断的风化而经历无颈期、粗颈期、细颈期,最后,细长的颈子承受不了大头的重量便瞬间断裂,结束了蕈状岩的一生。位于第二区的野柳地标女王头,就是已经进入暮年的蕈状岩,地质学家们预计20年后,很可能随时断颈。 蕈状岩是数量最多且最引人目光的奇石,但若要论最独特的,则非烛台石莫属了,全台湾惟野柳有之,全球亦属罕见。它位于平台和山丘交接处的海岸边,终年受海浪的洗礼,尤其在秋冬季节吹起东北季风时,随之惊起巨浪,将烛台石的表面洗得光滑圆润,如此漂洗千万年后,水流不断沿着坚硬的结核外围冲刷侵蚀,渐渐雕出圆椎状的石形,中央高点露出的坚硬结核如同烛火,便完成了一座座惟妙惟肖的烛台石了。

在欣赏怪石的同时,不妨留意脚下这片斑斓的地表,可清楚看见多样性的海底生物化石。由于野柳的奇岩怪石是在海底堆积而成的,因此掩埋了许多海底生物,经过千万年堆积而成为化石,其中最普遍的是节肢动物在活动时留下的生痕化石,数量最多的海中生物化石是海胆,还有海星牡蛎壳等,足以见证“凡走过必留痕迹”这句话。这些古生物的生痕与当下游人的足迹重重相叠着。

……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