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胆

更新时间:2024-07-15 13:10

鱼胆即鱼的胆囊。位于鱼类躯干部腹侧。主要用于容纳鱼类肝胰脏分泌的胆汁,起消化作用。

鱼胆介绍

鱼胆的胆汁内所含的氢氰酸毒性比同剂量的砒霜毒性还大,不论生吞、煮熟或泡酒,有毒成分都不会被破坏。

如杀鱼时不小心弄破鱼胆,鱼煮熟后味苦。

同所有的动物胆汁一样,鱼胆是极其苦的,若不小心被食用会中毒,一般人无法忍受,所以人们在给刨开肚皮时或给清理鱼杂时都非常小心,以免划破鱼胆。鱼胆一般呈淡淡的青黄色,黄色,青色,青黑色。去除鱼胆苦味的方法:加入小苏打(即碳酸氢钠)。

医书记录

很多鱼胆当中都含有毒素。中医医书《证治准绳》记载,鱼胆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止痛的功效,可治目赤肿痛。但因其有毒所以用药稍有不当就会使人中毒。鱼胆的药物作用,是在与其他药材混合后外用才能起效,而不能内服。

现代解说

鱼胆中含有巨毒的胆汁毒素,这种毒素不易被热或酒精所破坏;即使将鱼胆蒸熟或用酒将鲜鱼冲服,仍会发生中毒。中毒后如果抢救不及时,就会引起腹腔内各个器官功能衰竭,最后导致死亡。因此,鱼胆不能吃。 鱼胆中毒,主要是鱼胆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造成的。其中,以少尿型急性肾衰最为常见、学者们统计发现,鱼胆中毒死亡者中此型占91.7%。 因而,请诸君不要生吃鱼胆!熟鱼胆也是不吃为好。否则,未明目,先丧生!

概念

鱼胆中毒是食鱼胆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青鱼草鱼、白、鲈、鲤鱼胆中含有的胆汁毒素,能损害人体肝、肾,使其变性坏死。也能损伤人体脑细胞和心肌,造成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病变。民间有以生吞鲤鱼胆来治疗眼疾高血压气管炎等病的做法,常因用量,服法不当而发生中毒。因为鱼胆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毒的物质,生吃鱼胆会导致不同程度的中毒,引起肝、肾功能的严重损害,重者造成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其中,以少尿型急性肾衰最为常见,且达鱼胆中毒死亡率的91.7%(以青、草和鲩鱼苦胆中毒最多见)。而且胆汁毒素不易被热和乙醇(酒精)所破坏。因此,不论生吞、熟食或用酒送服,超过2.5g,就可中毒,甚至死亡。鱼胆中毒,主要是中毒后,首先出现胃肠道症状,肝脏、肾脏均受到损害,并可造成肝肾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

临床表现

1.食鱼胆史;

2.食后2-7小时内,突然腹痛、剧烈呕吐、腹泻;

3.继则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肝功能等损害。

治疗原则

1.催吐、洗胃、导泻、减少毒物吸收;在神志清醒的状态下,自己用手指伸进口腔,刺激咽喉呕吐,可将胃内的毒物通过食道排出来,减少毒物吸收。同时选用温开水生理盐水洗胃,促进毒液稀释

2.护肝;发生鱼胆中毒时,肝功能转氨酶指标升高,并伴有黄疸,患者可到附近药店购买茵陈泡水喝,起到护肝的作用。

3.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必要时透析治疗;

4.重症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5.对症支持治疗。

用药原则

辅助检查

1.对一般病例的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对难以确定诊断、需要排除合并其他病变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A”、“B”和“C”。

疗效评价

1.治愈:症状体征消失; 2.好转:症状体征改善; 3.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专家提示

本病尚无特殊解毒药物,应重在预防,得病后采取紧急综合治疗,治疗重点在于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早期透析治疗。告诫人们应避免生食鱼胆,得病后应尽快到医院诊治。

鱼胆中毒

(1)潜伏期一般为2~6小时,最短半小时,最长约14小时。

(2)多数患者有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腹泻、稀水便或糊状大便。由于腹痛、呕吐剧烈、临床上易误诊为胆石症急腹症,应予以注意。

(3)肝脏肿大、有触痛,并有黄疽、肝功能异常、严重者有腹水,甚至发生昏迷等。肝脏损害多在食后1~3天发生。

(4)全身浮肿少尿,血压升高,严重者可发生尿闭、甚至尿毒症肾脏损害表现常发生在食用本品3 天以后。

(5)严重中毒者可发生急性溶血,便血以及皮肤出血点。多数患者尚有血红蛋白尿

(6)部分患者有头痛低热嗜睡、四肢发麻、眼球震颤、严重时可发生抽搐,甚至昏迷。

(7)严重溶血时血红蛋白下降。

比较严重的鱼胆中毒患者,除了上述胃肠道症状外,还会有肝脏损害的表现,如肝肿大,肝区触痛、扣击痛,皮肤、眼巩膜发黄,血清转氨酶升高;肾脏的表现如腰痛,肾区扣击痛,少尿、无尿蛋白尿、显微镜下见到尿中有红细胞管型等;心血管系统的损害,如血压升高或降低,面部、下肢或全身的水肿;神经系统的损害,如头痛、嗜睡、神志模糊、谵语、抽搐昏迷等等。

(8)有些鱼胆中毒者还可能出现发热、休克、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病理过程

(9)由于鱼胆中毒尚无特殊的解毒疗法,病情的发展又可能导致多个器官的功能衰竭,招致患者死亡。

急救处理

(1)鱼胆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就诊患者均应给予洗胃等排毒措施。

(2)保肝治疗。

(3)对症治疗。如碱化尿液,补液,防止肾功能衰竭

注意事项

1、鱼胆不能随便吃。中医认为,鱼胆性寒、味苦,有泻热、明目等功效,中医常用它来治疗目赤胆痛、喉痹、恶疮等病,常用量为1-2.4克。但如果服用量达大,非但不能治病,还可能引起急性鱼胆中毒。

2、鱼胆的胆汁中含有一类致毒物质,这类物质既耐热,又不会被酒精所破坏,因而无论将全胆烹熟、生吞,或是用酒送下,均可发生中毒。那么,哪些鱼的鱼胆会引起急性中毒呢?

3、青鱼、草鱼、鲩鱼、白鲢、鱼、鲤鱼等的鱼胆均会引起中毒。其中,以青鱼、草鱼和鲩鱼引起的中毒最多见、最典型。

4、食鱼胆后,中毒者出现最早、最多的是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中毒者还可突出地表现为中毒性肝损害或中毒性肾病,出现肝区疼痛、压痛、叩痛、厌油食,肝脏肿大、肝功异常,血中尿素氮升高,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等。此外,中毒者还可出现发热,白细胞数增高、昏迷、抽搐、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出血、甚至死亡。一旦发生鱼胆中毒,要及时送医院,早诊断,早治疗,才能尽早治愈病人,降低死亡率。

用量过度

1、误食鱼胆,可能会引起急性中毒。青、草、白鲢、鲈、鱼等鱼胆中含胆汁毒素,能损害人体肝、肾,使其变性坏死。也可损伤脑细胞和心肌,造成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病变。

2、鱼胆汁主要的成分是胆盐氰化物组胺。胆盐可破坏细胞膜,使细胞受损伤;氰化物能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功能,导致组织缺氧;组胺可引起变态反应

3、一般认为鱼胆汁毒素能引起脑、心、肾、肝等脏器的损害,严重的鱼胆中毒可因急性肾衰竭而死亡。 胆汁毒素不易被热和乙醇(酒精)所破坏。因此,不论生吞、熟食或用酒送服,超过一定量,就可中毒,甚至死亡。 一般吞食500克鱼的鱼胆4~5个或2000克鱼的鱼胆一个即可中毒;吞食2500克鱼的鱼胆2个即可致死亡。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