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

更新时间:2024-09-02 15:48

烟台市(Yantai City),山东省地级市,ll型大城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北部,东连威海市,西接潍坊市,西南与青岛市毗邻,北濒渤海、黄海,与辽东半岛对峙,并与大连市隔海相望;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山东半岛的中心城市、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港口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总面积13930.1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2月,烟台市下辖5个市辖区,代管6个县级市。截至2022年末,烟台市常住人口705.87万人。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83年8月30日,将原烟台地区的荣成、文登、乳山、牟平海阳莱阳栖霞招远黄县蓬莱掖县长岛等12个县划归烟台市管辖;威海市改为省辖(县级)市,由烟台市代管;将原烟台地区的莱西县划归青岛市管辖。同时,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鲁政[1983]115号文件原烟台市改为芝罘区,原福山县改为福山区。

1984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范围为夹河以西、柳林河以东、柳子河以北、海岸线以南的10平方千米。

1986年9月23日,撤销黄县,设立龙口市

1987年2月20日,撤销莱阳县,设立莱阳市。

1987年6月15日,威海市升为地级市。将烟台市的荣成、文登、乳山3县划归威海市管辖。

1988年2月24日,撤销掖县,设立莱州市。

1991年11月30日,撤销蓬莱县,设立蓬莱市。

1991年12月21日,撤销招远县,设立招远市。

1994年7月2日,撤销牟平县,将牟平县的莱山、解甲庄两镇成建制划出后设立烟台市牟平区,区政府驻宁海镇;设立莱山区,辖原牟平县的莱山镇、解甲庄镇和芝罘区的初家镇,区政府驻初家镇。

1995年11月30日,撤销栖霞县,设立栖霞市。

1996年4月29日,撤销海阳县,设立海阳市。

1998年,烟台市辖芝罘区、福山区、牟平区、莱山区4个区,长岛县以及龙口市、莱阳市、莱州市、蓬莱市、招远市、栖霞市和海阳市7个县级市。

2020年6月5日,国务院以(国函〔2020〕81号)文件批复,同意撤销蓬莱市、长岛县,设立烟台市蓬莱区,以原蓬莱市、长岛县的行政区域为蓬莱区的行政区域,蓬莱区人民政府驻登州街道钟楼东路1号(原蓬莱市政府驻地)。

区划详情

烟台市辖 5 区、6 个县级市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招远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昆嵛山自然保护区,以及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82 个镇、6 个乡、65 个街道办事处,583个城市社区,6007个行政村。全市总面积 13930.1 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 3975.5 平方公里。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烟台市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山东半岛东北部,位于东经119°34′—121°57′,北纬36°16′—38°23′之间。东连威海市,西接潍坊市,西南与青岛市毗邻,北濒渤海黄海,与辽东半岛对峙,并与大连市隔海相望,共同形成拱卫首都北京市的海上门户。最大横距214千米,最大纵距130千米,总面积13930.1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474.29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烟台市地形为低山丘陵区,山丘起伏和缓,沟壑纵横交错。山地占总面积的36.62%,丘陵占39.7%,平原占20.78%,洼地占2.90%。低山区位于市域中部,主要由大泽山艾山、罗山、牙山磁山、蛤㠠(山卢)山、嶛(山昔)山、昆嵛山玉皇山招虎山等构成,山体多为花岗岩,海拔在500米以上,最高峰为昆嵛山,海拔922.8米。丘陵区分布于低山区周围及其延伸部分,海拔100—300米,起伏和缓,连绵逶迤,山坡平缓,沟谷浅宽,沟谷内冲洪积物发育,土层较厚。

气候

烟台市属暖温带季风气候,与同纬度内陆地区相比具有雨水适中、空气湿润、气候温和的特点,可谓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烟台市年平均降水量524.9毫米,年平均气温13.4℃,年平均日照时数2488.9小时。烟台四季分明,各季气候独具特色。

水文

烟台市域内中小河流众多,长度在5千米以上河流121条,其中流域面积3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有五龙河大沽河大沽夹河王河界河黄水河辛安河。主要河流以绵亘东西的昆嵛山、牙山、艾山、罗山、大泽山所形成的“胶东屋脊”为分水岭,南北分流入海。向南流入黄海的有五龙河、大沽河;向北流入黄海的有大沽夹河和辛安河;流入渤海的有黄水河、界河和王河。其特点,河床比降大,源短流急,暴涨暴落,属季风雨源型河流。

自然资源

水资源

烟台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81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3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4.8亿立方米,地下水12.7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487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5,属资源型缺水地区。2015年烟台市平均降水量567.7毫米,较2014年偏少2.6%,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偏少17.5%,各县市区降水量栖霞市最大、莱阳市最小,分别是617.8毫米和483.7毫米。烟台市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18.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1亿立方米,地下水8.75亿立方米,重复计算量1.45亿立方米。2015年烟台市水资源总量为21.79亿立方米,较2014年偏少6.06%,较多年平均偏少12.0%。烟台市现状年均供水量约9.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5.08亿立方米,地下水4.82亿立方米。2015年供水总量8.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4.7亿立方米,地下水4亿立方米。

植物资源

烟台市植被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的胶东丘陵栽培植被赤松麻栎林分区,由于水、热条件良好,本区域的植被类型和植物资源都比暖温带落叶林区的其它处丰富和繁茂。主要森林植被类型有赤松林、黑松林、麻栎林、日本落叶松林、糅椴林、刺槐林、枫杨赤杨林、杨树林和竹林9个种类。灌丛植被有栎类、胡枝子杜鹃灌丛、鹅耳枥灌丛、坚桦白檀灌丛、牛奶子灌丛、胡枝子灌丛、绣线菊灌丛、紫穗槐灌丛、柽柳灌丛9个类型。烟台市现有植物资源1349种,其中木本和藤本植物70科457种,草本植物120科742种,栽培植物(不包括观赏植物)150种。

动物资源

烟台市境内野生动物资源有脊椎动物524种,其中哺乳动物30种,鸟类377种,爬行类15种,两栖类8种,425种陆栖脊椎动物。包括国家级和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10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9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2种,省级保护动物51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种。

矿产资源

烟台市已发现矿产68种,各类矿床点1182处。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35种(亚矿种39种),其中,能源矿产有煤、油页岩和地热3种;金属矿产有等11种;非金属矿产有石墨菱镁矿萤石硫铁矿、天然卤水、水泥用灰岩(大理岩)、饰面用大理岩、建筑用大理岩、沸石透辉石长石、玻璃用石英砂、饰面用花岗岩、滑石、膨润土、珍珠岩等19种;水气矿产有矿泉水和地下水等2种。

政治

经济

概述

2022年,烟台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9515.8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62.53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4022.24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4831.09亿元,增长4.0%。三次产业构成为6.9:42.3:50.8。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4581元,比上年增长5.4%。

2023年,烟台生产总值为10162.4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96.19亿元,比上年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4278.29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5187.98亿元,增长6.1%。

参考资料来源:

2022年,烟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35.4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7.3%。其中,税收收入426.2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0.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23.5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支出分别增长21.7%、11.3%、8.1%。

2022年,烟台市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143元,比上年增长5.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700元,比上年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86元,比上年增长7.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12,比上年缩小0.04。

第一产业

2022年,烟台市全年农林牧渔业产值1251.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6%。其中,农业产值548.30亿元,增长5.7%;林业产值23.48亿元,增长6.5%;牧业产值231.81亿元,增长6.0%;渔业产值357.13亿元,增长4.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0.78亿元,增长8.7%。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0.38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11万公顷。其中,小麦种植面积12.19万公顷,增加0.04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16.11万公顷,减少0.03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9.04万公顷,减少0.22万公顷。全年粮食产量184.73万吨,比上年增加1.39万吨,增产0.8%。全年粮食单产达到405.3公斤/亩。其中,夏粮产量73.76万吨,减产1.3%;秋粮产量110.97万吨,增产2.1%。油料产量40.10万吨,减产3.5%。水果(含瓜果类)产量799.83万吨,增产3.7%,其中苹果产量632.25万吨,增产4.3%。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72.7万吨,比上年增长1.0%。其中,猪肉产量36.5万吨,增长0.9%;牛肉产量2.9万吨,增长5.1%;羊肉产量1.2万吨,增长20.2%;禽肉产量32.0万吨,增长0.1%。禽蛋产量26.8万吨,增长18.9%。年末生猪存栏306.2万头,比上年末增长1.0%;全年生猪出栏448.5万头,比上年增长1.3%。全年水产品产量185.67万吨,比上年增长3.1%。其中,海水产品产量184.85万吨,增长3.1%;淡水产品产量0.83万吨,增长5.1%。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2.12%。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808.82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2.1%。其中,大中型拖拉机达到24314台,增长5.2%。

2023年烟台市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56.92万亩,比上年增加1.16万亩,同比增长0.3%。其中,夏粮种植面积182.87万亩,比上年增加166.44亩,增幅为0.01%;秋粮种植面积274.05万亩,比上年增加11461.13亩,增幅为0.4%。

2023年烟台粮食总产量189.41万吨,比上年增加4.68万吨,同比增长2.5%。其中,夏粮总产量75.3万吨,比上年增加15431.6吨,增幅为2.1%;秋粮总产量114.11万吨,比上年增加31405.08吨,增幅为2.8%。

2023年烟台粮食单产414.54公斤/亩,比上年增加9.22公斤/亩,同比增长2.3%。其中,夏粮单产411.77公斤/亩,比上年增加8.4公斤/亩,增幅为2.1%;秋粮单产416.39公斤/亩,比上年增加9.76公斤/亩,增幅为2.4%。

第二产业

2022年,烟台市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481.35亿元,比上年增长6.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8%,分门类看,规模以上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25.7%,制造业增长7.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0%,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7.3%,汽车制造业增长11.5%,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3.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5%,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39.8%,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7%,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13.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0.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674.05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分门类看,采矿业由2021年的亏损9.6亿元转为2022年的盈利32.2亿元,制造业增长2.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58.4%。

2022年,烟台市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571.25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16.62亿元,比上年增长8.0%。

第三产业

2022年,烟台市全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831.0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0%。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1.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2.8%,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2%,金融业增长6.5%,房地产业下降3.4%。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2.5%。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47.4%、16.0%。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7.9%。

2022年,烟台市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48.42亿元,比上年增长0.5%。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561.22亿元,增长0.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87.20亿元,增长0.9%。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2928.67亿元,增长0.7%;餐饮收入额319.75亿元,下降1.2%。

交通运输

概述

截至2022年,烟台市全年货物运输量25888.00万吨,比上年下降0.9%;旅客运输量2192.66万人次,下降32.1%。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19819.70千米,其中高速公路668.05千米。全年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46256.97万吨,比上年增长9.3%,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5605.79万吨,下降5.3%。港口集装箱吞吐量411.78万标箱,增长12.8%。年末全市港口拥有生产性码头泊位244个,拥有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10个。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210.56万辆,比上年末增长5.4%。其中,本年新注册汽车10.69万辆,下降6.0%;私人汽车保有量191.15万辆,增长4.9%。民用轿车保有量126.07万辆,增长5.3%,其中私人轿车120.13万辆,增长4.7%。年末公交运营车辆4291辆,运营线路431条,年客运量20772.68万人次。年末运营出租汽车5414辆,年客运量6241.57万人次。

烟台正全力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航空

烟台于2011年成为山东首个拥有第五航权的城市,烟台蓬莱国际机场,为国家一类航空口岸。目前,烟台蓬莱国际机场运营航空公司37家,停场过夜飞机21架,开通航线170条,国内通航城市78个,国际及港澳台地区通航城市16个。已经形成了“面向日韩、贯通南北、连接西北、辐射西南”的航线网络布局。2019年,烟台蓬莱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1005.5万人次。成为全国第39个千万级机场。打造面向东北亚的区域航空枢纽门户,搭建“面向东北亚、连通东南亚、贯穿欧美”的国际航空物流集散平台。烟台蓬莱国际机场T2航站楼一期工程已竣工待验收,包括新建17.2万平方米T2航站楼、33个近机位,城市轨道交通配套主体工程及其他相关配套工程,将于2024年投入使用。

水运

烟台港是“一带一路”倡议确定重点建设的15大港口之一,是东北亚国际航运物流中转枢纽和中国北方能源、矿石等重要战略物资储备与中转分拨中心。烟台港是山东港口重要的两翼之一,吞吐量排名全国第八,是中国世界铝土矿进口第一港和中国对非贸易第一口岸,铝土矿进口量占全国进口总量的3/4;原油方面与青岛、日照三港联动,进口量占全国进口总量的1/3。截至2022年,烟台港8个港区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已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港口直航。

铁路

截至2020年末,烟台车务段管辖蓝烟铁路、青(岛)烟(台)威(海)荣(成)(简称青荣)城际铁路、龙烟铁路、潍莱高速四条线路。基础图日接发旅客列车83.5对。

2022年,烟台市积极融入区域高速铁路网。协调推进市域铁路建设,加快建设龙烟铁路市域化改造工程,服务于沿线地区中短途客运联系。积极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前期工作,优化普速铁路网络,实施桃威铁路电气化改造、规划研究招桃铁路;加快推进龙口南山裕龙岛等铁路专用线建设工程,推动“支线铁路进港入园”。

大莱龙铁路横跨全市境内7个区市,是省“四纵四横”骨干铁路网德龙烟铁路通道及环渤海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德龙烟铁路,烟台向西连通京沪铁路,向南连通胶济铁路,向北通过烟大铁路轮渡连通东北铁路网,融入全国铁路网的货运大通道彻底打通。2022年6月,大莱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全线开通运营,年货物运输能力由1900万吨提升至3000万吨。

潍烟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环渤海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山东半岛北部地区客运主通道。烟台市境内设站8个,其中新建站4个,建成后将加快山东半岛城市群互联互通进程。

莱荣高铁是山东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胶东半岛东南部沿海地区对外交流的主要客运通道,经烟台市境内设莱阳南站、海阳站2个站。2023年12月8日,莱荣高速铁路开通运营。

车站:烟台站、烟台南站、烟台西站、芝罘站、牟平站(烟台东站)、蓬莱市站、龙口市站、莱阳站、莱阳南站、桃村站、海阳站、海阳北站、桃村北站、徐家店站,莱州站(在建),招远站(在建)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2年,烟台市全年研究生招生3368人,比上年增长1.9%;在校研究生9648人,增长15.2%;毕业生2128人,增长35.6%。普通高校16所,本专科招生9.48万人,增长12.9%;在校生27.78万人,增长3.7%;毕业生8.17万人,增长29.7%。中等职业学校29所,招生1.61万人,下降4.8%;在校生4.9万人,增长2.3%;毕业生1.4万人,下降7.0%。普通高中46所,招生3.0万人,增长7.9%;在校生8.8万人,增长3.0%。普通初中230所,招生5.22万人,增长0.1%;在校生21.07万人,下降0.4%。小学288所,招生6.02万人,下降9.9%;在校学生30.49万人,增长2.7%。特殊教育学校9所,招生528人,在校学生2772人。幼儿园958所,招生4.68万人,下降8.7%;在园幼儿18.34万人,下降2.1%。

文化体育

截至2022年末,烟台市文化系统拥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0个,艺术表演场所6个,公共图书馆14个,文化馆14个,博物馆和纪念馆45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5个。年末拥有县级以上融媒体中心(广播电视台)10个,广播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2座,全市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100%。

2022年,烟台市全年共举办各类群众体育赛事活动635场次,新建体育场地设施104处,全市体育健身器材设施覆盖率达到95%以上,城区范围建成15分钟健身圈。参加山东省第25届运动会,获得金牌总数(434枚)第三名、优秀运动员组(235枚)第二名,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烟台籍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上共获得7个世界冠军。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末,烟台市医疗卫生机构5993所。其中,医院192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732所。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提高至84元。6家县医院已全部达到国家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推荐标准(三级医院水平),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本标准、推荐标准、省提升标准、完成老年友善环境整治占比分别达到96.05%、32.2%、92.11%、100%,社区医院建设实现区市全覆盖。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烟台市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21.4万人(不含离退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19.8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38.1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61.4万人,参加居民医疗保险人数376.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35.6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66.6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38.8万人。

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市共有城市低保对象5224户、7192人。全市城市低保平均保障标准953元/人·月,比上年增长10.0%,全年支出城市低保资金7500.4万元;有农村低保对象44695户、60995人。全市农村低保平均保障标准745元/人·月,比上年增长11.7%,全年支出农村低保资金41438.1万元。

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市共有农村特困人员23210人,全年支出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资金39126.4万元;全市共有城市特困人员320人,全年支出城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资金534.5万元。

截至2022年12月底,共实施临时救助5682人次,其中救助非本地户籍对象43人次。全年支出临时救助资金686.8万元,平均救助水平1208.7元/人次。

历史文化

综述

烟台市是人类最早繁衍生息的地区之一。在烟台市芝罘区西南部,距今海岸约1.5千米处,7000年前是一个小型港湾,在这里以海上捕捞和农业生产相结合为主要谋生手段的白石人,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化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曾三次东巡,均在烟台留下足迹。秦始皇第一次东巡在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40岁的秦始皇沿渤海湾东行,巡视东部海疆,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秦始皇奉祀“八主”之一的遗址“阳主庙”,就建在芝罘岛阳坡上。烟台市开发区就有为纪念秦始皇的秦始皇东巡宫

烟台市的航海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烟台市区的芝罘湾水深滩平,背有屏障,是一个天然良港。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已是中国北洋航线上的重要停泊点。1000多年前的唐朝时期,登州(治所蓬莱)是全国著名海口,同广州交州扬州并称为四大通商口岸,是北方通向海外的主要口岸

烟台市是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旅居南洋的华侨张弼士在烟台创办了张裕酿酒公司,聘奥地利驻烟台领事做酒师,取得成功。民国元年(1912年),烟台设瑞丰面粉厂;民国二年(1913年),设电厂;民国二年至民国四年(1913年至1915年),建起5座罐头厂;民国四年(1915年),李东山兴建钟厂,同年,张裕葡萄酒获国际金质奖;民国九年(1920年),设醴泉啤酒公司。张裕酿酒公司和钟厂在中国属最早创业的厂家,罐头厂、啤酒厂是山东最早创业的工厂。烟台创造和打破了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纪录,创造了一批世界之最。

烟台市是中国近代邮政的发祥地。清同治七年(1868年),烟台海关即设邮务办事处,兼办邮递外使文件,这是中国近代邮政的萌芽;清光绪五年(1879年),清政府议决在北京天津、烟台、牛庄营口)、上海五处试办邮政,这就是中国近代邮政之先声了。

地名来源

烟台古称之罘,后称芝罘。早在更新世晚期(距今约一二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夏商以来,中国历代王朝都比较重视对这里的统治。烟台就是古时的烽火台。明洪武初年,为了防备倭寇犯境,胶东半岛北部设置“奇山守御千户所”,依山势建筑城堡。城堡上也设有烽火台。有了这狼烟墩台,倭寇再也不敢前来掳掠了。另有一说烟台源于烟台山。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为防倭寇侵扰,当地军民于临海北山上设狼烟墩台,也称“烽火台”。发现敌情后,昼则升烟,夜则举火,为报警信号,故简称“烟台”。烟台山由此得名,烟台市也因此而得名。

文物

地方特产

烟台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盛产海参、对虾、鲍鱼、扇贝等多种海珍品,烟台葡萄酒、烟台苹果、烟台大樱桃、烟台海参等产品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风景名胜

烟台市山海相拥,四季分明,景色秀美,有一望无垠的金沙碧浪、景观奇妙的大小岛屿、闻名遐迩的蓬莱仙阁、飘渺奇幻的海市蜃楼,是著名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截至2022年末,烟台市共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处,省级旅游度假区8处;共有A级旅游景区85处,其中5A级旅游景区2处、4A级20处、3A级45处、2A级18处。

著名人物

历史沿革

地名由来

烟台市因境内烟台山得名。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为预防倭寇,曾在今烟台山设狼烟墩台。

历代演变

早在西周春秋时,为莱国地。战国齐国秦代齐郡汉代东莱郡

,属东莱国

南北朝,属东莱郡、长广郡

,属莱州登州、莱州。因之。

,属登州府莱州府

民国十四年(1925年),属东海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月19日,成立胶东军政委员会;同年2月3日,日军侵占烟台。民国三十年(1941年)2月6日,成立胶东行政联合办事处。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7月,成立胶东区行政公署,辖东海、西海、南海、北海4个专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24日,八路军解放烟台,烟台成为八路军解放得最早、最大的沿海港口城市。

1950年,建立文登、莱阳专区和烟台市。

1956年,文登、莱阳专区合并为莱阳专区。

1958年,莱阳专区、烟台市合并为烟台地区

1983年8月30日,经国务院(83)国函字175号文件批准,撤销烟台地区,组建省辖地级烟台市,实行市管县体制。同年11月1日,中共烟台市委、烟台市人民政府正式挂牌对外办公。

1987年6月15日,威海市升为地级市。将烟台市的荣成文登乳山3县划归威海市管辖。

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烟台市常住人口为7102116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6968202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33914人,增长1.92%,年平均增长率为0.19%。全市共有家庭户2718345户,集体户157332户,家庭户人口为6508025人,集体户人口为594091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39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62人减少0.23人。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596295人,占50.64%;女性人口为3505821人,占49.3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58,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上升0.35个百分点。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859498人,占12.10%;15-59岁人口为4419131人,占62.22%;60岁及以上人口为1823487人,占25.6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287136人,占18.12%。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比重上升1.13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比重下降9.80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8.6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6.66个百分点。

截至2022年末,烟台市常住人口705.87万人,户籍人口 644.7万人,其中市区户籍人口 252.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8.23%,比上年末提高0.42个百分点。

参考资料来源:

截至2022年,烟台市共有民族48个,除汉族外有47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芝罘区、开发区、莱山区等经济发达的县市区。

对外交流

荣誉称号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