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曲县

更新时间:2024-06-28 17:11

阳曲县,史称“三晋首邑”,属于山西省太原市,地处忻州晋中盆地之脊梁地带。扼晋要冲,太原门户。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部低平。东临盂县,西连静乐县、古交市,南抵太原市,北接忻州市,东北与定襄县交界,东南与寿阳县毗连。境北系山系横亘东西,云中山系纵贯南北,因为并北屏障,号称太原之北大门,为兵家必争之地。阳曲县有文物保护单位579处(其中国家级5处,省级4处,市级24处)。2007年,与平遥、敦煌、大理等历史文化厚重之地同时入选了“一生要去的66个中国文化旅游大县”。总面积2070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阳曲县常住人口为127592人。

建制沿革

名称由来

阳曲县因“河(滹沱河)千里一曲,曲当其阳”而得名。另一说为清道光《阳曲县志》:“阳曲乃汾曲之阳。”

历史沿革

春秋属晋。晋顷公十二年(前514),祁奚之孙祁盈触法,大夫魏献子狼孟县,俗名黄头寨,在太原府郡县制,以郡统县,置狼孟县,隶属太原郡。西汉复置盂县。汉初,以太原郡21县和雁门郡辖县改置韩国,后改置为代国。

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废除代国,复置太原郡。时狼孟县、盂县、汾阳县均隶属于并州刺史部太原郡。新莽时改狼孟县为狼调县。

东汉建武二年(26年),改太原郡为太原国,建武十四年(38年),废太原国复置太原郡。期间,废汾阳县。狼调县、盂县先后属太原国、太原郡。

汉末,建安二十年(215年),原阳曲县(在今定襄县境内)荒废,曹操迁阳曲县民于今太原市尖草坪区阳曲镇

西晋泰始元年(265年),改太原郡为太原国。太康五年(284年),复置太原郡。阳曲县、狼调县、盂县同属之。东晋废盂县,改狼调县为狼孟县。北魏废狼孟县并入阳曲县,隶属肆州永安郡。北周时改属肆州雁门郡。

隋唐两代分合频繁。隋开皇初年,文帝以姓杨恶其曲名,改阳曲县为阳直县,十六年(596年)更名为汾阳县,并分置盂县。大业初又废盂县并入汾阳县,大业末改汾阳为阳直县,移治木井城,木井城即今东黄水镇故县村。义宁(618年)初,分阳直县地在今县境凌井店一带置抚城县。阳直县、抚城县同属太原郡。唐武德初,改抚城县为乌河县。三年(620年),分阳直县地置汾阳县。七年(624年),废阳直县,改汾阳县为阳曲县,并在今东黄水镇西、南、北洛阴村一带分置洛阴县。贞观元年(627年),李世民将州、县加以并省,乌河县并入盂县(今盂县),洛阴县并入阳曲县。六年(632),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一带苏农部落少数民族内迁,置燕然县,八年(634年),侨置于阳曲境内(今太原西北35公里),十七年(643年)并入阳曲县。自此,县境统称阳曲县。

唐初属并州太原郡,开元十一年(723年)后属太原府。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北汉降宋,太宗恶晋阳人民负隅顽抗,毁晋阳城,降太原府为并州军事,移并州治于县界三交寨,不久又移至榆次

元世祖二十七年(1290年),实行中书省、路、州、县四级建制,阳曲县先后属太原路、冀宁路,为路治所在地。

洪武年间,废冀宁路,复置太原府,并承袭元制,设山西为行中书省(后改为山西都指挥司、山西承宣布政使司),治所均驻阳曲县城。清袭明制,改明山西承宣布政使司为山西行省,以阳曲县城为省会,并保留太原府建置,治所均在阳曲县城。太原府隶一州八县,阳曲县为府直隶县,县治所驻县前街(今太原市县前街)。

中华民国初,废除府、直隶州、州的建置,裁府留县,实行省、县两级建置,后又于省、县之间增设道的建置,以道辖县,阳曲属冀宁道,省直辖县,县衙驻府城皇华馆(今太原)。

民国16年(1927年),废道。阳曲县为山西省会、一等县。

民国26年(1937年)10月,山西全省划为7个行政区(政治区),阳曲县属第四区。11月,日本侵略军侵占太原,民国阳曲县政权移驻河口镇,皇华馆改驻日伪阳曲县政权,并在今黄寨镇黄寨村设阳曲办事处。同年12月,晋察冀边区阳曲县抗日民主联合政府成立,驻杨兴村,隶属山西省第一行政区政治主任公署。

民国27年(1938年),阎锡山调整行政区划,阳曲县改属第八行政区。9月,晋察冀边区阳曲县抗日民主联合政府被迫取消。

1940年2月,以同蒲铁路为界,铁路东成立晋察冀阳曲县抗日民主县佐公署(习称东阳曲县),同年改称东阳曲县抗日民主政府,驻今温川乡麻黄沟,隶属晋察冀边区第一专署。铁路西成立晋绥阳曲县抗日民主政府(习称西阳曲县),县政府驻今古交市阁上乡狮子村,隶属晋西北第八专署。次年,西阳曲县划归晋西北第三专区。

1942年9月,东阳曲县东部地区与盂县西部地区合并成立盂(县)阳(曲)县抗日民主政府,县政府先后驻杨兴乡麻黄沟和盂县铜炉,隶属晋察冀边区第一专署。10月,西阳曲县改属晋西北第八专署。

1943年1月,在东黄水、黄寨、侯村、小返等地组建东阳曲县中心区抗日民主政府。次年2月,改为东阳曲县抗日民主县佐公署,驻今东黄水镇马驼村,隶属晋察冀边区第一专署。秋,晋察冀边区第一专署改称第二专署,东阳曲县抗日民主县佐公署和盂(县)阳(曲)县抗日民主政府改属晋察冀边区第二专署。

1945年2月,东阳曲县抗日民主县佐公署改为东阳曲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凌井店乡凌井店村,隶属晋察冀边区第二专署。西阳曲县抗日民主政府,驻今古交市阁上乡狮子村(9月后,西阳曲县政府先后改驻今古交市解家滩、县境西凌井乡官庄村),隶属晋绥边区吕梁行署第八专署。至此,阳曲县境内出现西阳曲县、东阳曲县、盂(县)阳(曲)县三个抗日民主政府并存的局面。同年8月,民国山西省政府重返太原市,民国阳曲县政府仍驻皇华馆。9月,撤销盂(县)阳(曲)县建制,原盂(县)阳(曲)县所辖地区归东阳曲县管辖,县政府先后驻凌井店、石槽、贾庄、杨家掌、北温川等村,隶属冀晋区第二专署。日伪时期,恢复道制,阳曲县属伪雁门道,道尹公署驻榆次,阳曲县仍为一等县。

1948年8月,经华北人民政府决定,成立晋中行署。东、西阳曲县民主政府合并,成立阳曲县人民政府,治所在今县境高村乡辛庄村。同年11月2日,黄寨解放,3日,阳曲县人民政府迁到黄寨村,隶属晋中行署第一专署。次年3月,晋中行署与太原市人民政府合并,阳曲县改属太原行署第一专署。4月24日,县城(今太原城)解放,阳曲县人民政府接管小组随军入城,在皇华馆接管民国阳曲县政府。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阳曲县改属忻县专署。

1958年,阳曲县划归太原市。此后,阳曲县建置归属再无变化。

2001年,北留乡(西龙庄、韩寨2村除外)并入黄寨镇,北留乡的西龙庄、韩寨2村并入侯村乡,西庄乡、伙路坪乡并入西凌井乡,西凌井乡的扫峪、西坪、游坪3村并入北小店乡,岔上乡并入泥屯镇,温川乡并入杨兴乡。调整后,阳曲县辖4个镇、6个乡:黄寨镇、东黄水镇、大盂镇、泥屯镇;侯村乡、凌井店乡、高村乡、杨兴乡、西凌井乡、北小店乡。

2021年,阳曲县撤销北小店乡,整建制并入西凌井乡。以原北小店乡和原西凌井乡的行政区域为西凌井乡的行政区域,乡人民政府驻西凌井村。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4月,阳曲县辖4个镇、5个乡(黄寨镇大盂镇东黄水镇泥屯镇高村乡侯村乡凌井店乡西凌井乡杨兴乡),11个社区、123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阳曲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2′~113°09′,北纬37°56′~38°09′112 。南北长54公里,东西宽82公里,总面积2070平方千米。阳曲县属于山西省太原市,地处忻州与晋中盆地之脊梁地带。扼晋要冲,太原门户。

阳曲县属太原市的郊区县,南距省城太原17公里,北接忻州市定襄县,东连盂县寿阳县,西与静乐县古交市接壤,南靠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杏花岭区

地貌

阳曲县地处忻定、晋中盆地之间,山多川少,沟壑纵横,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部偏低,有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110座,最高山峰柳林尖山,海拔2101.9米,中部平川海拔800~900米,境北系舟山系横亘东西、云中山系纵贯南北,历为并北屏障,号称太原之北大门,为兵家必争之地。境内有杨兴、泥屯等8条河流。总面积2070.67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54.37%,丘陵占34.96%,平川占10.67%。

东西两端为石山区和土石山区,中部为盆地,土石山区占总面积的54%,半坡丘陵占35%,平川盆地占11%,海拔位于800米-2000米之间,全境东、西北三面较高,南面低平,西山地区小云系,东山地区系舟山系。

气候

阳曲位于北半球中纬度暖温带,属大陆性气候。境内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平川8℃—9℃,山区5℃—7℃,年平均降雨量为441.2毫米,无霜期为164天左右。

阳曲县地形差异较大,年平均气温也因地而异,中部平川地区平均气温8℃—9℃,东、西两山区5℃—7℃,阳曲县年平均气温为8.9℃,冬季为-6.2℃,春季10.8℃,夏季15.0℃,秋季8.8℃。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8.2℃(1961年6月10日),极端最低气温为-25.7℃(1966年12月27日和1970年1月5日)。盆地、河谷温暖,苔地、高山寒冷,东部地区平均气温较中部平川偏低约2℃—3℃,西部山区平均气温较中部平川偏低约3℃—5℃。历年相对湿度为58%,各月相对湿度以8月最大,为74%,以4月最小,为46%,历年最小相对湿度1%。县境年平均风速为2.3米/秒,最大风速为24米/秒(出现在1967年5月24日)。

自然资源

阳曲自然资源丰富,宜林地和荒山牧坡广阔。阳曲县宜林面积104.6万亩,牧坡草地55万亩。东、西两山宜林面积大,适合造林放牧。

矿产资源以煤、铁、石膏为主,铅、云母也有蕴藏。煤炭资源主要有会沟、西黄水煤田,总储量5000余万吨;西凌井乡韩庄煤田,总储量1173万吨。矿主要分布于侯村乡汉岭村的红叶梁及王兴坪一带,总储量94.09万吨。

人口

阳曲境内,以汉族人为主体,少数民族极少。据1964年统计,阳曲县少数民族有蒙古族、满族、回族、朝鲜族,共20人。其中,蒙古族4人,满族5人,回族8人,朝鲜族3人。1982年统计,已无朝鲜族,有蒙古族22人,苗族8人,回族9人,共39人,占阳曲县人口总数的0.03%。1990年统计,满族32人,蒙古族24人,回族9人,壮族3人,瑶族1人,共69人,占阳曲县总人口的0.05%。

截至2022年末,阳曲县户籍总人口154745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48746人;乡村人口105999人。年末总户数63770户,平均每户家庭2.4人。据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22年阳曲县常住人口127592人,其中:男性67404人,女性60188人,人口性别比112,即每100位女性对应112名男性。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8930人,农村常住人口58662人,城镇化率为54.0%。

政治

经济

综述

2022年,阳曲县地区生产总值821011万元,比上年下降3.6%。其中:第一产业完成88556万元,增长3.1%;第二产业完成544996万元,下降7.5%;第三产业完成187459万元,增长1.9%。

2022年阳曲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09053万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8556万元,同比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530496万元,同比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190001万元,同比增长5.5%。

2022年阳曲全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4640元;阳曲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3698元。

第一产业

2022年阳曲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为93779万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农业增加值45326万元,同比增长2.5%;林业增加值24854万元,同比增长0.6 %;牧业增加值18334万元,同比增长5.4%;渔业增加值42万元,同比增长0.0%;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5223万元,同比增长5.0%。

按照“重谷稳粮、强果兴药”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思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调减玉米种植面积1.27万亩,推广种植优质谷子8万亩,富硒谷子1万亩,粮食总产达0.94亿公斤。建设水果采摘园5500亩,发展中药材3100亩。“首邑田园”电商公共品牌在天猫、淘宝等平台开通了销售专区,开设了土特产线下体验店和实体店。

2020年8月,入选农业农村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名单。

种植业

2022年阳曲县粮食播种面积22242公顷,其中:玉米14033公顷,谷子3757公顷,豆类1360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009公顷,其中油料播种面积91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803公顷(含复播面积) 公顷;药材种植面积94公顷;瓜果种植面积21公顷。

畜牧业

截至2017年5月底,全县生猪饲养量达59579头,其中存栏35619头,出栏23960头;羊饲养量223220只,其中存栏160365只,出栏62855只;奶牛饲养量2001只;肉牛饲养量6891头,其中存栏5715头,出栏1176头;家禽饲养量799872羽,其中存栏583074羽,出栏216798羽。与同期相比,家禽、肉牛、羊以及生猪饲养量有所增长,涨幅分别为禽类10.5%、肉牛21.4%、羊6.4%、生猪3.2%;奶牛饲养量下跌,降幅为20.6%。畜牧业产值达13598.01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6%。

2022年,阳曲县猪肉产量4805吨,牛肉产量449吨,羊肉产量712吨,禽肉产量797吨,禽蛋产量10286吨;牛奶产量3251吨。

2015年12月8日,阳曲县七峰山羊驼养殖基地由澳大利亚引进总价值超800万美元的610只羊驼,乘专机从澳大利亚飞抵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经过45天的隔离检验,最后来到山西阳曲县七峰山种养殖基地。这是迄今为止,澳大利亚输华羊驼数量最多的一批,也是山西地区引进最多的一次。该基地拥有700余只羊驼,养殖规模已是全国之最。

第二产业

2012年,太原(阳曲)转型发展产业园区启动建设。该项目占地50平方公里,承载着阳曲县科学转型发展的任务。“一心、两带、五区”的园区功能,形成以镁铝加工、装备制造、仓储物流、高效农业、新型材料为主的“二高一绿”(高效节能、高附加值、绿色环保)产业集群。第一期建成10.4平方公里的园区,以给排水、强弱电、天然气、自备铁路站台等齐备的工业要素承载不低于320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成后可供天然气3亿立方米、煤气3亿立方米,水20万吨,电容量475KV,铁路货运吞吐量500万吨。

2013年4月3日,位于阳曲县青龙镇的山西穗华物流产业园正式破土动工。该园区总投资36亿元人民币,三期规划用地2000亩。

2016年,投资19亿元打造的总部园区、小微企业创业园、大盂工业园标准高、条件好,已具备承载大企业入驻能力,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强力引擎。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不仅为宝迪食品、太钢碳纤维、禄纬堡耐火材料、众能天然气等项目落地建设和如期投产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夯实了工业强县的产业基础。阳曲县已成为企业投资的“洼地”和产业发展的“硅谷”。

2017年6月22日,习近平还考察了阳曲县山西钢科碳材料有限公司,总书记同职工亲切交流,勉励他们发扬工匠精神,为“中国制造”作出更大贡献。

非煤产业增加值比重达87.9%,新兴产业投资比重达100%,万元GDP能耗下降3.2%,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7家,对2017年新入统的6家企业发放奖励300万元。工业结构实现了从“传统主导”到“多点支撑”的历史转变。

第三产业

2006年,阳曲县新建改建了百货商场、综合商场、二轻商场、东北街菜市场、商贸新街便民市场,天客隆超市、鸿运超市、金源超市、粮油超市等一批商业贸易服务中心相继投入运营。阳曲县各类市场发展到50个,商业网点发展到1564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5亿元。以龙池山庄、黄土人家、悬泉寺、阪寺山、安阳山庄等为代表的生态旅游业呈现出新的亮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总量的构成达到25%。

2022年,阳曲全域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79139万元,同比增长93.3%。其中:阳曲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88352万元,同比增长198.2%。

2017年,阳曲县成功列入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

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大批涌现,全县农家庄园发展至50户,农家乐、农家客栈达到500户。持续开展“回村采摘”“回村避暑”“回村过年”等系列活动,推动“村庄变景区、民房变客房、农田变景点”的绿色转型。依托新华社、山西旅游频道、省市新闻网等多家媒体向外界多层次、多渠道地展示了阳曲旅游新形象。全年共接待游客170余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亿元。

交通

阳曲县境内石太高铁、大西高铁、北同蒲铁路、京昆高速、二广高速、太原二环高速、太佳高速、G108国道、S314省道等纵贯东西南北,县乡公路四通八达。

“十一五”期间(2006年~2011年),通畅和村连村工程完成460.6公里,阳曲县124个行政村,有122个村通水泥(油)路,通村率98%。阳曲县农村公路总里程822.65公里,其中县道11条225.45公里,乡公路53条306.19公里,村公路210条291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由2005年底的36.08提高到44.41。

2009年末,阳曲县交通运输局正式组建,随着职能的增加,成立了阳曲县汽车客运管理办公室,顺通出租公司和平安出租公司投入运营,结束了阳曲县无汽车出租公司的历史。阳曲县122个行政村开通了农村班线,占总行政村总数的98%,基本实现了农村客运班线全覆盖。阳曲县完成场站投资150余万元,新建改建等级客货运输站场3个,行政村客运停车站牌175个,占建制村的139%。总投资1800万元的县城两个停车场建成运营。

2011年,街巷硬化完成里程617.9公里;黄东线改造工程,完成路基工程15公里,路面10公里,完成投资6600万元,现已基本具备通车条件。完成农村公路文明路创建11公里,完成投资382.38公里;完成中小修复工程15项,完成投资627.25万元;全面完成上年结转的富民桥和红旗桥危桥改造工程任务,完成投资326万元。道路好路率达83.09%,养护质量综合值81.1,路基达标155公里。

2017年,境内路网纵横密布,108国道、314省道穿境而过,太佳、大运、太阳三条高速接为一体,大西高铁、石太客运专线实现了客运线路全高速,阳兴大道、卧虎山快速通道的建成通车,更加拉近了阳曲与省城的时空距离。

社会

教育科研

“十一五”期间(2006年~2011年),阳曲一中、泥屯中学、新阳二小建成投用,阳曲二中、阳曲三中、高村中学、东黄水中学、凌井店中学、大盂中学等农村中学餐厅、学生宿舍国家发改委国债资金项目全部完工投入使用。2010年规划改造学校38所,规划总投资5422.7万元,改造面积39138平方米。

2011年,阳曲县的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代表山西省接受了国家的检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给予好评。

山西省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阳曲一中参加高考考生458人,考生达本科线142人。其中达一本线68人,文史类1人,理工类3人,艺文类47人,艺理类6人,体文类5人,体理类6人;达二本线74人,文史类14人,理工类12人,艺文类25人,艺理类1人,体文类17人,体理类5人。

2022年末,阳曲县拥有公立高中2所,普通初中6所,另有民办学校6所,有生源小学12所,有生源幼儿园35所。拥有公办教师1150人,民办教师1897人。阳曲县公立学校在校生13376人,民办学校在校生9418人。2022年,小学五年巩固率104.5%,初中三年巩固率100.1%,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206.6%。

2022年阳曲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科技支出328万元,占总支出比重为0.1%。

医疗卫生

阳曲县于2009年10月底实现了村卫生室全覆盖。阳曲县争取 “两区”建设资金62万元,为每个达标村卫生室配备了5000元的医疗设备,基本满足了村卫生室的服务需求,村卫生室93%的达到市级标准,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实现零差率销售,县医院、中医院和安康医院提档晋级。

2022年末,阳曲县共有卫生机构171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4所,乡镇卫生院10所,村卫生室123所,门诊30所。医疗床位1567张,其中:医院1481张。卫生技术人员共有97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数347人,注册护士499人,乡村医生及卫生员共有116人。

2012年,阳曲县卫生系统在职职工51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79人,占阳曲县卫生人员74%;管理人员及工勤人员133人,占 26 %。民营医疗机构(含诊所、门诊部、民营医院)共有卫生技术人员46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本科学历28人,占 7.5 %;大专学历147人,占 38.8 %;中专学历179人,占 47.3 %;高中学历24人,占 6.4%。卫生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8 人,占 2.1%; 中级职称156人,占 41.2%;初级职称215人,占56.7%。卫生技术人员中获得国家执业医师资质的共132人,获得助理执业医师的28人,获得注册护士资质的105人,有资质人员占69.9%。阳曲县有乡村医生156人,其中:中专学历21人,占村医总数的13.5%;相当中专水平的44人,占村医总数的28%。156名乡村医生全部取得乡村医生资格,并进行了职业注册,实现了乡村医生从业资质合法化。

城乡建设

按照“一轴三区多组团”的县城总体控制性规划布局, “十二五”期间(2011年~2016年),阳曲县将县城原来的4.8平方公里扩大至9.1平方公里。到“十二五” 末,城镇人口达到8万人,城镇化率由22%提高到40%,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十二五”期间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3%,县城建成区绿化率达到45%,人均绿化面积提高到12平方米。

县城水冲式公共厕所达到20座,4个停车场投入使用,停车难、如厕难、卖菜难的问题得到有效破解。投资1.7亿元,实施了大盂工业园污水管网、园区供水工程、站前广场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3亿元,完成了城南街、商贸街、南坡街等19条街巷改造和部分街巷的老旧管网改造。投资8300万元,实施了阳曲公园提档升级和阳兴大道、县城绿化工程。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373套,基本建成749套。改造危险土窑洞407户。投资1.5亿元,完成9条“四好农村路”共72公里的建设任务。

按照“宜居宜业宜游”要求,完成了40个贫困村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投入10.7亿元,围绕“水、电、路、气、网、排、场、家、绿”九大要素,建成美丽乡村32个,打造了“水果之乡”南留南、“风景如画”录古咀、“知青故里”西郭湫、“生态休闲”六固村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坚持“三结合四到位”原则,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完成农村“治乱”1063处,绿化2.88万平方米,涌现出41个农村环境整治先进典型。集中拆除县城临建、违建和影响市容市貌建筑物92处9800余平米,县城生活垃圾上门收集模式全面推行,大件垃圾免费预约收运工作正式启动。

文化

历史文化

有着五千年文明的阳曲县,是一个历史人文大县。阳曲一名始于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到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已成为山西、太原府治所在地,始称“晋阳首邑”。

经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共登录不可移动文物579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0余处。馆藏文物450件。

宗教

阳曲县宗教有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耶稣教、基督教。阳曲县天主教教区有教徒3万人。佛教教徒250多人,其中和尚5人,尼姑1人。教徒分布25个村委,35个自然村。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宗教管理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开放民族宗教场所。1986年,遵照中共中央(1982)19号文件精神,根据宪法第36条,阳曲县开放了24个天主教教徒活动场所。90年代,贯彻中共中央(1991)6号文件精神,落实宗教房产政策,将宗教财产全部归教会所有。批准河上咀、牛家滩、西黄水、石城等10个天主教堂重建、维修、改造,并开放了辛庄开花寺、岔上三藏寺2处佛教活动场所。1996年4月,解决了侯村天主堂宗教房产问题。8月,成立了阳曲县佛教协会。

名优特产

阳曲县农产品以玉米、谷子、葵花、豆类、山药蛋、油料等为主产,并盛产苹果、酥梨、桃(张拔白桃)、葡萄(阳寨葡萄)、(石城、韩寨)、花椒、核桃、仁用杏等干鲜果品和无公害蔬菜。小国光苹果为部优产品,小国光、红富士、酥梨为省优产品,花椒、核桃为国际博览会金奖,二次灭菌奶填补了山西的空白,畅销省城市场。山杏、山桃、黄芩、柴胡、串地龙、山枣、蘑菇、木耳、野菜等各种野生植物资源丰富,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其主要土特产品还有:“太后香”、河上咀豆腐干、大红袍花椒、核桃核仁、“阿牛”系列奶制品。

风景名胜

旅游景点

阳曲县有国保金代建筑不二寺、无梁殿大王庙、古、秀、悬、奇、险、野于一体的悬泉寺、三藏寺水陆殿等建筑精品;有青龙、黄寨、三畛、北社、上原等名镇古村;有郭氏之源于阳曲、系舟信雨、傅山文化、马文蔚书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与上海畲山圣母堂齐名的阪泉山圣母堂;有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的天门关、赤塘关石岭关;有龙池山庄、青草坡乡村庄园、郭家堡等农家乐旅游项目。

文保单位

所获荣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